(欧亿6蓝狮登录地址科技处、图书馆合办)

目  录

  1. 如何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多部门解读政策要点

  2. 中国矿业大学注重“四个强化”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 中国铁建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4. 中国铁建34项工程获李春奖

  5. 中国铁建56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6. 铁四院光谷综合体荣获建筑设计应用创新大奖

  7. 中铁十五局1项成果获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一等奖

  8. 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2项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9. 中铁二十三局荣获2023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0. 中铁城建牵头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立项

  11. 中铁十二局二公司首次获得海外专利1项

  12. 为世界沉管隧道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13. 世界高铁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成功下线

  14. 国内最大吨位“二次转体”斜拉桥完成首次转体

1. 如何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多部门解读政策要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以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说,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但当前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明确了“全面盘点、筛选入库、市场评价、分层推广”的工作原则和“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强调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两方面发力;提出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介绍,近五年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但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需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李楠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重点推动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提升高校专利转化效率。通过组织高校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梳理盘点存量专利,进行评价分类,开展精准对接,促进存量专利转化运用;加强需求导向的制度性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进一步树立以转化运用为目的的专利工作导向,在有关评价、评估、评审等工作中,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等指标。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武斌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实践探索。他介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围绕重大科技项目的部署实施,积极开展专利导航,深度挖掘专利信息,明晰产业发展态势,优化研发路径,做好专利领域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建立了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专员制度,配备专人专职负责;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质量。

新华网

2. 中国矿业大学注重“四个强化”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国矿业大学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围绕发挥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突出作用,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调动高校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机制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成立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围绕专利开放许可、高价值专利转化、专利评估、人员培训等完善实施方案,将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统筹部署、系统推进,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成立实体化运行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优化工作流程,畅通转化渠道,营造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政策环境。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坚实人才支撑。注重发挥科技和人才双重优势,着力打造“专职+兼职+挂职”的多角色、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队伍,培养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坚力量。依托学校“力行计划”、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等,选派200余名优秀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发挥职称评聘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设置“产业型”专任教师岗位,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量标准;出台《技术经理人管理办法》,加强专业人才遴选招募,促进学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发展。“打造多角色、复合型的技术转移队伍,培养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坚力量”获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

强化平台建设,构建协同转化网络。加大校地校企共建研发平台的建设和支持力度,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与服务供给,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专门的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推动科创资源上下贯通、精准匹配,更好服务产业建圈强链。与徐州市共建安全产业园区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中心”,催生以安全与应急管理创新技术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模式;共建江苏淮海科技城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大气监测遥感、人工智能、人工中耳3D打印技术等多个领域项目入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采用“企业出题,能者破之”的揭榜挂帅组织模式,聚焦破解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以项目化运作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整合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矩阵,牵头组建淮海经济区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联合50多家高校、企业成立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共同体,积极打造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平台。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称号。

强化质量导向,提升成果转化质效。坚持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为主线,以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的政策导向,实施申请前评估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和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侧重管理向强化运营转变。依托学校“高端矿山机电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低品质煤炭资源精深提质”等江苏省高价值专利中心,在煤炭资源智能化开发、低碳化清洁利用等领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形成一批高价值的专利池、专利群。积极响应“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以基本许可费加提成的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推动56项专利开放许可,增强承担企业重大科技项目能力,与企业共同攻关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努力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

教育部网站

3. 中国铁建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太行号”入选2023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成功研制直径8.61米全球最大、承载最高的国产化盾构机主轴承,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圆满完成上海地下智慧车库项目的首座超深竖井施工任务 ……2023年,中国铁建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求,加强对行业前沿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技术的研究,致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取得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中国铁建始终坚持高端引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2023年成功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大型地下基础设施智能暗挖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项目5项、参与“超长海底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等项目4项并主持课题,共主持课题14项,同时高效组织“央企攻坚工程”攻关任务,针对盾构装备、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检查指导、专题会议等措施加强过程督促,采取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国家项目配套资助、科技创新指标考核等方式进行激励,扎实推进任务攻关,目前1项任务进度超前,2项任务按期推进。

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抓手,中国铁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与数字化转型,不断做强科技研发平台,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累计确立科技重大专项24项,本级计划资助经费超2.655亿元,新制(修)订出台科技创新考核等14项管理制度,推进创新激励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修订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办法并对30家二级单位开展年度考核,激励各单位在科技创新赛道上争先创优。

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中国铁建加快中国铁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办公室,以及中国铁建地下空间研究院组建工作,细化实施方案、专项管理、专项组织研究,通过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形成。2023年12月,中国铁建完成深部地下空间利用创新联合体组建,将围绕深部地下空间利用领域技术难题开展协同攻关。

聚焦“首创”,寻求突破,中国铁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诞生了一系列前沿创新成果,多次打破行业纪录,引领行业变革。铁建重工成功研制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上海市静安区地下智慧车库项目应用,单个竖井开挖直径达23.02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竖井。铁五院成功研制“太行号”换运架一体机,在朔黄铁路简支T梁换架施工中应用,首创“两车夹一机”线上整孔换梁方法,能够在铁路运营线上天窗点内实现即换即通。中铁建设“铁路客站混凝土雨棚装配式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形成新型装配式设计方法及标准,成为中国铁路客站混凝土雨棚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建造技术。中铁建电气化局“铁路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装备研制与应用”为世界首创、中国原创,显著提升了信号机房智能建造水平,实现了机房焊线智能化装备零的突破。

将科技创新力转化为生产效益,中国铁建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显著。全系统新签知识产权对外许可合同额1.3亿元,“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IRF体系”“建筑设备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接触网可视化计算软件”等一批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创新技术在重大工程推广;铁一院研发形成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安全可视化自动监控系统、接触网智能监测系统、铁路数字工程认证等一系列产业化成果,仅2023年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合同额1.9亿余元,铁五院研发的“太行号”正式投用一年来,已签订全过程技术服务等转化合同额4000余万元。

中国铁道建筑报

4. 中国铁建34项工程获李春奖

1月13日,第五届公路建设高质量大会暨2022-2023年度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国铁建所属32家单位参建的34项工程荣登榜单,再次揽获行业最高荣誉。

此次获得李春奖的34项工程中,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联络通道和重要保障工程——中铁十六局等单位参建的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河北段,有两座长江大桥——中铁十四局、中国铁建大桥局等单位参建的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还有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十七局六公司、中铁十六局三公司等单位参建的三座跨海大桥:浙江省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福建省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公路工程(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也有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结合城市隧道工程——中铁十八局等单位参建的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工程类型多样,涵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工程等项目。

据悉,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又名李春奖)由原交通部于1997年设立的公路工程“三优”奖(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优质工程)演变而来,与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齐名,在建设管理理念、工程建造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维护运营等方面代表了公路交通行业的最高水准,被称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最高质量奖”。

中国铁道建筑报

5. 中国铁建56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日前,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2022—2023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名单,中国铁建56项工程获此殊荣,其中7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

中国铁建此次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的7项工程有: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工程、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新建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大唐东营2×1000兆瓦新建工程、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近年来,中国铁建加快推进质量技术创新工作,以技术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为工程创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坚持以“建造精品”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不断培育员工的质量红线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和质量发展意识,形成有铁建特色的质量文化,凝聚全员质量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铁道建筑报

6. 铁四院光谷综合体荣获建筑设计应用创新大奖

日前,在2022-2023年度“建筑应用创新大奖”评比大赛中,铁四院设计的“武汉光谷广场地下交通综合体工程”榜上有名。这是铁四院首次取得“建筑设计应用创新大奖”荣誉。

“建筑应用创新大奖”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核批准的全国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是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主办的一项国家级行业评审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项目地处武汉光谷的交通门户,6条地面道路在此交汇形成交通环岛,高峰日车流量达15万辆,人流量达80万人。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商业中心,交通流特别复杂,到发和过境车流交织。项目建成前商住地块之间相互阻隔,人车混行严重,交通堵塞频发。

光谷广场综合体定位为城市节点交通功能更新及TOD提升项目,包括3条地铁线(地铁2号线、9号线、11号线)的车站与区间隧道、2条市政隧道(珞喻路市政隧道、鲁磨路市政隧道)、地下公共空间、行人与非机动车地下通道。主体为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基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7.8亿元人民币。

本项目将城市规划发展、旧城改造更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完美融合,提出了功能集约、品质提升、安全前置的城市中心大型地下综合体网络化规划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从建筑、施工与运营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创新研究。

采用城市中心交通、空间、功能一体化设计方法,采地面机动车环、地下非机动车环、地下交通大厅三环层叠,解决节点内部循环与连通。同向线路同层归并、异向线路相互立交,构建地下高架交通线的全新建筑型式,具备畅通无阻隔的地下交通空间。

基于分区分期拓展的大型复杂基坑施工技术,20个分区基坑支撑、路面系统一体化结合,采用基于先期结构承载的基坑分区建造工法,实现与既有建筑零距离条件下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采用路面系统支撑托换技术,保障整个施工期内地面交通通畅。

大型地下空间安全绿色运行技术,采用顶部自然排烟、底部构建疏散救援通道的立体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经济高效地解决了地下30万立方米高大空间消防排烟难题,通过自然通风采光和气流组织技术,创造了安全舒适、开敞通透的地下环境,保障了大型地下空间的环境品质和安全绿色运行。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的修建,惠及光谷180万居民的交通出行,车行通过节点时间由高峰时段的30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实现了高峰日40万人流量与15万车流的立体顺畅通行,彻底解决了光谷鲁巷城市副中心交通疏解难题。

光谷广场综合体联通了约12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实现了光谷广场周边商、住单体建筑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光谷中心的商贸交流,带动了武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光谷广场综合体为我国城市地下大空间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优秀范例,系列技术创新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建造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和地下大空间一体化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

7. 中铁十五局1项成果获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一等奖

近日,中铁十五局1项科研课题“盾构穿越滨海沉积区复杂地质环境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成果依托于广州轨道交通18和22号线工程形成。广州轨道交通18和22号线由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中铁十五局承建的管段位于南沙区,全长9.538千米,为双线盾构隧道。该盾构隧道位于珠江入海口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地下水水位埋藏浅,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面对“盾构法隧道工程技术向着大埋深、大断面、长距离以及更加复杂地质方向发展”的实际,该课题成果聚焦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质环境施工技术,从理论、施工、智能辅助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他们提出了滨海冲积地区深厚淤泥覆盖高强度硬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始发关键技术,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地下工程的孤石精准定位、孤石群地层盾构快速掘进关键技术,创建了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控制理论,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其间,他们取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国家标准1项、工法1项。

据悉,该成果为国内高水压复杂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积累了重要经验,并在广州、深圳、湖北、江苏、四川等多个省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约直接经济效益超2.4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铁建

8. 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2项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由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研发的科技成果《强震区高位落石作用下棚洞立体防护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一等奖、《高原深切峡谷地带主跨200米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二等奖。这是该公司积极落实价值创造行动,多措并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益成效。

《强震区高位落石作用下棚洞立体防护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基于棚洞结构应用存在基础理论缺乏、防护被动单一、结构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困境,针对强震区高位落石作用下棚洞立体防护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强震区高位落石冲击棚洞作用模型,构建了源头主动控制、过程柔性引导、末端棚洞防护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护体系,研发出适用于快速应急的装配式棚洞,为强震区高位高能级落石防护提供了全新的高性能棚洞立体防护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高原深切峡谷地带主跨200米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关键技术》是依托中国铁建首座大跨度悬浇拱桥——贵州金仁桐高速公路娅石庆特大桥完成的科研成果。该成果针对悬浇拱桥斜爬挂篮的设计施工、主拱圈应力调整、一次调索线形控制等难题,研制了适用于多种拱箱截面的三向尺寸和坡度可调节装配式挂篮,提出并应用了基于时变温度的悬浇拱桥扣锚索索力一次张拉精准到位技术,缆索吊创新采用了“竖向岩锚+重力式锚”的轻型组合锚碇结构,开发了现浇混凝土支架支点快速计算软件,有效确保了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同时填补了系统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勠力科技创新,深潜价值创造。该公司将通过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突破性成绩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中国铁建

9. 中铁二十三局荣获2023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近日,中铁二十三局“城市地下大空间安全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城市敏感环境下地铁施工微变形控制关键技术”两项科技成果,分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中铁二十三局结合工程实践开展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成果。

“城市地下大空间安全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大空间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所属专题二“城市地下大空间结构安全设计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中铁二十三局研发团队通过研究城市地下大空间综合建设风险控制措施和设计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强度、稳定性、周边环境的变形等因素进行安全预控,提出了城市地下大空间结构安全设计方法。本课题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4篇,参与标准编制3项。

“城市敏感环境下地铁施工微变形控制关键技术”为中铁二十三局科研课题成果,依托承建的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展开研究。该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敏感,且穿越地层主要为粉细砂和砂卵石层,技术团队通过科研攻关,揭示了砂卵石地层隧道近接上跨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形成了“骑跨盾构板凳桩+高精度管幕+分段开挖均衡卸载”的施工和监控技术,解决了砂卵石地层隧道近接上跨(结构净距0.8米)既有运营盾构隧道隆起的施工难题。本课题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2部。

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设立的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权威奖项,旨在提高工程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工程建设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中铁二十三局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方面有丰富的专业施工经验,参与过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济南等多个城市的地铁、轻轨建设,北京地铁草桥站、成都天府广场是其中的标志性工程。获此殊荣,对中铁二十三局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水平及品牌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铁建

10. 中铁城建牵头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立项

近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3年度第二批项目立项的通知》。中铁城建牵头申报的“场地污染土壤高保真采样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项目成功立项,项目总经费71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170万元。

该项目与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壹鸣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中铁建设等单位联合申报,经预申报、初审、正式申报和答辩、项目任务指标答辩等一系列激烈竞争,成功获批立项,标志着中铁城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零突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支撑和引领。

“场地污染土壤高保真采样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项目主要针对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空间异质性强,采样过程扰动大、样品易污染损失等关键难题,重点研究多尺度、多污染物的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动态优化方法和高压力条件下的污染土壤样品低扰动采集技术,开发土壤高保真采样成套设备,实现土壤样品空间位置精准还原与土体结构精准保存,选取典型污染场地开展应用示范。本项目执行年限为2023年12月至2026年12月,共设5项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铁城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积极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课题“揭榜挂帅”制度,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的产学研联合机制,重点推进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结构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中铁城建将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发展,以科技创新求突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中国铁建

11. 中铁十二局二公司首次获得海外专利1项

近期中国铁建十二局二公司收到南非公司与知识产权局(CIPC)授权通知,《一种攀爬机器人及地铁隧道内异物侵限检测方法》(CLIMBING ROBO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INTRUSION IN METRO TUNNEL),专利号:ZA202305835,顺利获得授权认定。

针对传统铁路轨道检测主要依靠人力,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大量巡检人员来检查轨道的入侵情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耗费人力和财力,对于紧急事故的反应也不够迅速。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攀爬机器人的地铁隧道内异物侵限检测方法,通过在攀爬机器人上搭载图像采集单元,控制攀爬机器人在隧道内壁沿隧道方向行驶,在无异物条件下连续采集隧道图像并实时记录攀爬机器人在隧道内所处位置,检测时,利用攀爬机器人在隧道内壁上方沿隧道方向行驶,实时采集检测图像及在隧道内所处位置,将实时检测图像与对应的先验图像进行图像匹配,通过算法判断隧道内是否有异物侵限。

该技术运用搭载视频检测设备的攀爬机器人进行隧道内侵限异物进行巡检检测,既能保证检测范围覆盖全部待检区域,又避免重复检测,能对轨道全线实现智能监控,也不会对现有的列车信号及通信系统产生干扰;既能对侵限异物进行识别定位,又能全天候全场景的全面覆盖;检查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显著提升。

中国铁建

12. 为世界沉管隧道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2023年11月28日,随着沉管隧道最后一方压仓混凝土顺利浇筑,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顺利实现主线贯通。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到大连湾海底隧道再到深中通道,中交建设者们历时十余年积淀,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沉管隧道建设领域技术国产化的火炬,创造了诸多行业纪录和历史成就,为世界跨海桥隧建设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曾经,人们渴望穿江过海连接隔岸相望的不同地域。1910年,美国底特律河沉管隧道建成,以沉管隧道一体互通的方法正式诞生。上世纪90年代,沉管隧道技术开始在我国内河使用,但规模均比较小。21世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动工,中国人开始在外海大规模使用沉管隧道技术。

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到大连湾海底隧道再到深中通道,十余年间,中交人建成了我国三大外海沉管隧道。从曾经到国外考察学习技术,到坚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中交人一步一步构建起我国沉管隧道现代产业链体系,在推进技术国产化进程中,实现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

破而后立,“中国智慧”填补空白

浩瀚的伶仃洋上,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宛如长龙卧波,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紧密相连。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建设伊始,如何保证沉管隧道在深海中精准安装?如何确保沉管连接处滴水不漏?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建设者们走出国门,希望能够得到国外成熟技术的帮助。然而,荷兰咨询公司开出了数亿元的天价咨询费,并扬言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人绝对不可能在深海建成沉管隧道。

何以破局?唯有自立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再受制于人。

“港珠澳大桥不仅对我们,对世界而言也是超级工程,没有可借鉴经验,只能多动脑多实践,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所有压力才会变成动力。”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一航局总技术顾问李一勇回忆道。港珠澳大桥采用“桥+隧道+人工岛”设计方案,人工岛岛身填筑最早采用抛石斜坡堤方案。茫茫外海、凭空造岛,这种技术至少要三年才能成岛。经过一次次方案研讨,一航局首创的“超大直径钢圆筒液压振动锤联动振沉”的筑岛方案逐渐明了。锤组组装调试、振沉系统空载试振、运输船驻位、钢圆筒振沉管理系统,一个个难题被相继“拿下”。

2011年5月15日,8台动力站和8台振动锤同时启动,一航局研发的当时世界最大振动锤组正式亮相。大锤一响天下知,首个钢圆筒成功入泥21米,达到设计标高,取得“开门红”。仅用7个月,一航建设者就成功将120个钢圆筒沉入海底,顺利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目标。

为了应对超大型沉管海上浮运和水下45米沉管沉放对接安装等世界级难题,一航局还自主研发建造投入使用了世界最大外海抛石整平船“津平1”和国内首套沉管浮运安装专用船组“津安2”“津安3”,为的就是将33节巨型沉管安稳沉入海底,实现无缝对接。

2013年5月2日,世界岛隧工程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外海深水安装沉管——港珠澳大桥首节沉管开始浮运安装。按照预计时间应该在30个小时内安装完成,但实际上却用了五天四夜。由于首次施工缺乏经验,海况、基床状态等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首次沉放后检测结果显示管节安装出现了较大误差。

“从头再来!”决策组迅速分析情况,查明了基床上的淤泥是造成沉管安装误差的主要原因,并立即组织潜水清淤工作,而这时距离沉管出坞已经过去足足80个小时。2013年5月6日上午10时,首节沉管终于顺利安装就位,鏖战96小时完成“海底初吻”,建设者们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顺利实现了中国沉管隧道建设领域零的突破,揭开了我国沉管隧道建设历史的新篇章。

2013年9月13日,E4管节安装完成,长达12.6公里的浮运拖带距离,却创造了最快浮运拖航纪录;2015年3月26日,E15管节历经“两进坞门、三出外海”,顺利克服了回淤难题,最终安装成功……

“成功安完一节沉管,并不能使我们团队轻松。因为一节不能代表二节,始终要对工程保持敬畏。”一航局高级技术顾问宿发强回忆。“每一次都是第一次。”一航人用精益求精的态度顺利实现了中国沉管隧道建设领域零的突破。

再攀顶峰,“中国标准”保驾护航

港珠澳大桥建设后期,建设者们奔向更高纬度的大连湾。作为我国北方寒冷条件下的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其中沉管海底隧道长3035米,由18节预制管节组成,单节沉管重约6万吨。

面对大连湾高寒气候、水域、地质等制约因素,一航局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继续走在技术国产化最前沿,在国际上首次破解寒冷地区大型跨海沉管隧道施工的核心技术,创新实践了大曲率沉管安装、最终接头顶进节段法、全漂浮碎石基床整平、水下电缆插座国产化等施工技术。沉管安装工作开展以来,一航建设者不断刷新“40天安装3节沉管”“12个月安装12节沉管”“20个月安装18节沉管”和“单节沉管安装时间最短”等多项行业纪录,创造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最终接头作为海底隧道段和陆上现浇段的过渡结构,是关键核心技术,一航局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应用“顶进节段法”施工工艺,在顶推、止水、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自控,安装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

“这是在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巨人’肩上又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使中国跨海沉管隧道产业在世界上的领先水平更进一步。”2022年8月,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安装全部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隧道及近海工程专家林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如今,大连湾海底隧道已建成通车,大连人民海底隧道梦终于得以实现。

从有到优,“中国方案”誉满全球

在建设者们眼中,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意味着诸多“从0到1”的突破,那么深中通道就是在实现“从1到2”的升级。

人工岛是实现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转换的关键。一航局研发的“大直径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已经成功使用,但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直径更大、重量更大,施工地质和水文条件也更为复杂。

在8锤联动的基础上,一航局团队成功研发12锤联动锤组,联动激发、同频震动。2017年5月1日,首个钢圆筒振沉成功;9月18日,最后一个钢圆筒振沉完成。历时141天,“快速成岛”的施工纪录得以再次刷新。

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相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为全球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由32节“航母般”大小的沉管连接而成,也是世界上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面对新结构、新形式,现有装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攻克这一世界级施工难题,一航局组建涵盖设计、研究、装备、施工等专家和工程师的专题研发团队,历时3年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制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

“相较于‘津安2’和‘津安3’,一体船体现出四个‘一体’。”李一勇解释说,“首先这是一艘船,船体结构一体;其次集沉管浮运和沉放安装两项功能于一体;三是动力一体,便于操作也更节能环保;四是船管通过刚性连接组合一体,体现了浮运安装一体化施工工艺。”

这又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和跨越。“一航津安1”集沉管浮运、定位沉放和安装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DP动力定位和循迹功能。此外,团队还成功引进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高质量完成了深中通道23节沉管以及最终接头的安装任务,创下1年安装9节沉管、连续7节实现近乎零偏差的毫米级安装的世界纪录。“北斗定位测控系统在深中通道的成功应用,将‘一体船+沉管’免精调的中国方案变为现实。”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总经理岳远征自豪地说。

十余年来,中交建设者构建起我国大型外海沉管隧道的三大版图。我国首支专注于中国沉管隧道匠心品质和科技内涵的卓越队伍逐渐走向成熟,一航局在打造沉管隧道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交通建设报

13. 世界高铁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成功下线

1月27日,由中铁隧道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联合研制的世界高铁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在浙江杭州成功下线。

“领航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5.4m,主机长约15.8m,总长约128m,主机重约2600t,将在深达89m的长江水下独头掘进11.325km,是世界高铁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穿越长江水下最深的盾构机。搭载智能掘进、智能拼装、超前地质预报、盾尾密封安全预警、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系统,实现隧道智能建造、设备状态可感可知,将引领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水平攀升到新的高度。

中铁隧道局承建的崇太长江隧道起于江苏省太仓市,穿江而过,止于上海市崇明区,隧道全长14.25km,其中盾构段长13.25km,设计时速350km,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是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项目建成后,将首次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崇太长江隧道量身打造的“领航号”盾构机将穿越粉细砂地层,面临软弱地质、含瓦斯有害气体与高水压透水地层条件下超长距离掘进、泥水环流、物料运输、隧道轴线精准控制、通风管理、同步衬砌及后期运营安全保证等工程技术难题。为此,“领航号”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精心设计:精心选材,确保刀盘、主轴承、主排浆管等关键部件耐用性;优化结构,保障盾构内外密封强度满足承压需求;突出安全,强化防爆与通风系统,确保平稳穿越瓦斯地层;智能管控,搭载项目自主研发的智能掘进控制系统以及全方位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智能掘进,替代传统司机操作,保障工程安全质量。

“领航号”盾构机下线后将被拆解运往上海市崇明区崇太长江隧道3号竖井施工现场进行重新组装,预计在4月开启越江之旅。

中铁隧道局

14. 国内最大吨位“二次转体”斜拉桥完成首次转体

日前,全国单体最大转体吨位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咸阳市彩虹二路高架桥主塔历时2小时,逆时针旋转93度,跨越徐兰高铁、陇海铁路等9条铁路线,精准完成首次转体施工。

该桥由铁一院勘察设计、中铁十七局承建,项目主桥转体部分重5万吨,为目前国内单体转体重量最大吨位桥梁。此次转体施工的主塔高84.778米、重2万吨,桥梁桩基横穿西安地铁1号线,主桥上跨9条铁路线,平均每4分钟通过一趟列车。

为实现顺利转体,建设者采用“独塔单转+塔梁共转”二次转体工法,即在主塔与两端梁体平行于既有线同步施工完成后,先对主塔进行首次单独转体,待两端梁体合龙后,再将主塔与合龙后的桥梁进行“塔梁共转”二次转体,使施工区域始终与既有线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同时,建设者创新超大吨位偏载条件下转体系统设计技术,综合运用BIM、三维可视化交底等技术,全方位精控转体施工应力、位移等数据,配合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等先进测量设备,将支座水平高差精度控制在0.5毫米内,让桥身平稳完成转体。

据悉,该桥梁预计明年4月进行二次转体。该工程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区立体交通路网,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城市,为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铁道建筑报

 

责任编辑:李乐诗  谢宝义  

审    校:王  辉  李占华

电    话:35275   35310

附件【《科技动态》2024年第1期.pdf】已下载0次

【关闭窗口】